上海适老化服务再升级,公交站、公厕改建背后的故事
繁华之都上海,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闪耀在东海之滨。这里,城市的发展如奔腾不息的江水,一浪高过一浪。而适老化服务的再升级,恰似一股温暖的春风,轻柔地拂过每一个角落,带来无尽的温馨与感动。公交站、公厕的改建,看似平凡无奇,背后却藏着无数动人心弦的故事。
静安区中兴公园儿童乐园边,一座崭新的公厕格外引人注目。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,宛如一位优雅的守护者,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。其外观简洁大方,线条流畅,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。走进公厕,仿佛进入了一个别样的世界。4 个第三卫生间内,高低洗手盆、儿童坐便器、折叠式儿童安全座椅一应俱全,如同贴心的小助手,随时准备为人们服务。台盆和坐便器旁的扶手及紧急按钮,就像忠诚的卫士,默默地守护着人们的安全。母婴室布置得温馨无比,温奶器、纸尿裤专用容器、折叠尿布台等设施,处处彰显着人文关怀。管理室中,贴心配备的轮椅、助步器及老人手杖“三件套”,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温暖与关爱。
保洁员王梅蓉对这座公厕的变化深有感触。她回忆道,这里客流量一直很大,以前每天约有 1500 人次使用,周末更是高达 1700 人次,使用者中老人和孩子至少占 70%。而今年 4 月改造完成后,大家都对高低台盆和宝宝座椅赞不绝口,紧急按钮也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有一次,一位老人在如厕时突然感到身体不适,幸好及时按下了紧急按钮。王梅蓉和同事们迅速赶到,对老人进行了救助,并及时联系了医护人员。老人的家属赶到后,对他们感激不已。这件事情让王梅蓉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紧急按钮的重要性,也让她对这座公厕的改造充满了感慨。
这座公厕的改造并非偶然。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环卫管理科科长曹倩介绍,为了切实提升公厕的服务质量,他们事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排摸工作。工作人员深入各个社区、公园、商圈等地,广泛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。通过大量的走访和调研,他们确定了首批改造的公厕名单。比如,平顺路公厕旁边是街道社区卫生中心,老人多;静安雕塑公园内有上海自然博物馆,孩子多;共康四村是大型小区,60 岁以上老人占比高。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,这些公厕被优先纳入了改造计划。
在徐汇区肇嘉浜路天平路口,一座“高颜值”低碳环保型公厕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掩映在绿化带中。这座公厕于 6 月投入使用,是区内首座适老化适幼化样板公厕。它采用绿白相间的配色,清新自然,与周围的城市绿道融为一体。内部装饰采用纯白小方砖搭配通透玻璃窗,看上去轻盈明亮,给人一种宽敞舒适的感觉。建筑主体运用传统的气楼结构和镂空百叶,既增强了通风效果,高效除臭,又保证了充足的采光。顶端配置的太阳能光伏板更是为公厕提供了绿色能源,体现了环保理念。
除了常规的适老化适幼化改造,这里最大的亮点是那个设计巧妙的“通用厕间”。厕间两边均有门,白天将外门封闭、内门打开,与普通厕间无异;夜晚公厕关闭后,外门打开、内门封闭,就摇身一变成为一个 24 小时开放的独立厕间,同时外墙亮起灯光,厕间上方指示灯亮起,为夜归者照亮了方便之路。这样的设计独具匠心,充分考虑了市民的实际需求。
保洁员张培妹对这个“通用厕间”赞不绝口。她说,以前夜晚公厕关闭后,经常有市民因为找不到厕所而犯难。现在有了这个 24 小时开放的独立厕间,大家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。有一次,一位夜跑的年轻人在路过这里时,突然感到肚子不舒服。幸好有这个“通用厕间”,他才得以顺利解决了问题。年轻人对这个设计非常赞赏,他说:“这个厕间真是太方便了,让我们这些夜跑的人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暖。”
徐汇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设施建设管理科章嫣表示,这座公厕的改造是在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进行的。改造前,他们曾在徐家汇公园和公交站点发放调查问卷,约 20%的受访者希望公厕能 24 小时开放。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,管理部门特地更改了方案初稿,将一个厕位设计成 24 小时开放的独立空间,男女均可使用。这样的设计既满足了市民的实际需求,又提高了公厕的使用效率,可谓一举两得。
这些公厕改建背后的故事,只是上海适老化服务再升级的一个缩影。每一处细节的改变,都凝聚着对老人和孩子的关爱;每一个决策的背后,都闪耀着以人为本的光芒。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,适老化服务的升级,正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、更加温馨。
市质监中心公厕管理科副科长宋刚介绍,各区会先期进行排摸,优先选择公园绿地、大型商圈、学校医院门口等市民确有需求的点位进行公厕改造。比如杨浦区控江路西小洋浜 12 弄 9 号北公厕,原本方案中只对一个厕间进行适老化适幼化改造,但征询会上居民提出周边老年人很多,希望能多改造几个,最终根据居民的心声增加了改造数量。
同时,管理部门针对“公厕 24 小时开放”话题也做过深入的调研和探索。考虑到安全问题、人员成本、经费问题、发光标识牌更换等因素,他们在大型商圈、商业街、通宵公交线始末站、在社区中发挥居家功能的公厕、市民反映需求较强烈的公厕等五类区域,优先推进公厕 24 小时开放及夜间延长开放。目前已实行 24 小时开放或延长开放(开放时长为 17 小时至 24 小时)的公厕共 926 座,约占总数的 31%。各区进行了压力测试,排摸夜间使用公厕的人数,以在需求量较大的点位推进 24 小时开放。开放模式多样,包括整体 24 小时开放、单独开放一个厕间或第三卫生间,以及在不具备物理隔离单间的情况下设置夜间临时厕所等。此外,管理部门还考虑优化“上海智慧寻厕”小程序,将 24 小时开放、延长开放的公厕用更醒目的方式标注出来,方便市民寻找。
小小的公厕,大大的民生。上海的适老化服务升级,不仅体现在公厕的改建上,公交站的适老化改造也在同步进行。共和新路闻喜路东侧公交站的改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该公交站位于地铁 1 号线彭浦新村地铁站外,停靠公交线路多达 11 条,早晚高峰人流量大。附近的彭浦新村街道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,60 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 45%。为了方便老人出行,交通部门调整了公交专用车道外侧辅道宽度,将候车岛从 1 米拓宽至 1.5 米,并对站台适老化与无障碍设施进行同步升级改造,增设人行道与岛式站台的衔接坡道,设置无障碍与婴儿车标识。
这些改变,让老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、安全。他们不再为上下车而烦恼,不再因行动不便而感到无助。每一个细微之处的关怀,都如同一束阳光,温暖着老人们的心田。在这个公交站,经常可以看到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他们对公交站的改造赞不绝口,纷纷表示现在出行更加方便了。一位老人感慨地说:“以前等车的时候总是担心上下车不方便,现在好了,有了这个衔接坡道,我们这些老人也能轻松上下车了。”
在上海这座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里,适老化服务的再升级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和关爱。它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改善,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。从公交站到公厕,从城市的街头巷尾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,上海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的真谛,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,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这些背后的故事,也将成为上海城市发展历程中一段段温暖而动人的篇章,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,为创造一个更加宜居、宜老、宜幼的城市环境而努力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相信上海的适老化服务会不断升级,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。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城市更加美好的明天,让温暖与关爱在每一个角落绽放光芒。